type
status
date
summary
link
tags
category
slug
password
Status
note
icon
《不原谅也没关系》阅读笔记
2024-01-10 08:21:55
不原谅也没关系
从积极到消极的4F反应变化路径
战类型:自信果敢↔霸凌
逃类型:效率↔过度驱动
僵类型:平静↔畸张症(Catatonia)
讨好类型:助人↔被奴役
2024-01-10 08:12:39
不原谅也没关系
关系依赖型的人需要明白,过度倾听会使人丧失自我。若要康复,他们则需要减少特有的利用倾听进行防御的行为,并试着通过哀悼损失等方式,练习拓展语言及情感的自我表达
2024-01-10 08:10:26
不原谅也没关系
僵类型的人的康复通常需要经历以下过程:与治疗师逐渐建立信任,愿意接受心理教育,并意识到是父母可怕的养育方式导致了他们的痛苦。这为缩减内在批判者铺平了道路,同时也有利于对童年损伤的哀悼。练习用哀悼表达愤怒及有氧运动都对僵类型的人具有特别的治疗意义,都有助于恢复他们沉睡的意志和动力。
2024-01-09 08:26:31
不原谅也没关系
左脑解离指通过不停的思考让自己不去注意潜在的遗弃痛苦。当思考变为了忧虑,潜伏的恐惧便会升腾起来,影响思考的过程。如果说强迫行为是急于抢先一步超越被压抑的痛苦,那么强迫观念就是通过过度思虑来克制潜藏的痛苦。
2024-01-09 08:26:03
不原谅也没关系
整体来说,强迫性逃类型的人不是在忙碌,就是在担心和计划将要忙碌的事。
2024-01-09 08:24:42
不原谅也没关系
你可以“先假装,后实现”,因为如果不试着去练习为他人着想,不建立起互惠和对话(而非独白)关系的话,你所渴望的亲密关系将与你无缘。
2024-01-09 08:23:38
不原谅也没关系
如果你是正在疗愈中的战类型的人,学习讨好类型的共情反应将会特别有帮助。
2024-01-09 08:23:04
不原谅也没关系
暂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引导受伤的感觉,促使人哀悼并消除最初的遗弃感,而不是破坏性地将其转移到现在的亲密对象上。
2024-01-09 08:22:32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战类型的人需要意识到,当他们受到伤害时,虽然会感到悲伤,还会感到愤怒,但无论如何,肆意泄愤都无法化解悲伤。
2024-01-09 08:21:57
不原谅也没关系
学着将愤怒转移到童年的境遇,可以帮助他们破除将遗弃感立刻转化为愤怒和厌恶的习惯
2024-01-09 08:21:26
不原谅也没关系
过度追求权力会使对方因恐惧而出现情感上的退缩,而这会加剧战类型人的被遗弃感,使他变得更加愤怒和轻蔑,然后进一步破坏、阻碍或疏远亲密关系
2024-01-09 08:19:47
不原谅也没关系
他们遭到自恋父母的可怕虐待,而这些父母却被视为社会的栋梁。这其中就包括我那文质彬彬、沉默寡言的父亲,他经常对我和我的姐妹们大发雷霆、大打出手,却在邻里中备受敬仰。
2024-01-09 08:16:20
不原谅也没关系
许多讨好类型的人几乎从不展现自己,以避免情感投入和可能产生的失望。他们躲在“对他人有帮助”的表象背后,对他人过度倾听、过度取悦或过度服务。在亲密关系中,他们过度关注伴侣,认为这样就不必冒险暴露真正的自己并遭到更强烈的拒绝。
2024-01-09 08:16:11
不原谅也没关系
许多僵类型的人会躲在自己的房间和幻想中,并深信人际交往对自己毫无意义。不过有些僵类型的人没有因为可怕的童年忽视或虐待而完全放弃人际关系,这些人倾向于在网络中发展人际关系。他们可以在家里安全地维持这种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接触次数。
2024-01-09 08:15:52
不原谅也没关系
许多逃类型的人会永远保持忙碌和勤奋的状态,从而避免自己被更深层次的关系触发。其中一些人会过度努力,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变得足够完美,从而值得被爱。逃类型的人很难展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2024-01-09 08:15:34
不原谅也没关系
许多战类型的人会通过愤怒而控制狂般地索取无条件的爱来疏远他人,从而避免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满足他们未被满足的童年需求)降低了他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此外,一些战类型的人会自欺欺人地相信自己是完美的,只要求对方做出改进。这种防御性的信念使他们自认为有权将关系中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他们的伴侣或朋友。
2024-01-09 08:15:02
不原谅也没关系
对成年人而言,所有4F反应通常都会对真正的亲密关系产生一种阻碍
2024-01-09 08:14:51
不原谅也没关系
过度依赖战、逃、僵或讨好反应,是受创伤儿童的一种无意识的尝试,试图以此来应对持续的危险。这也是孩子的一种防御策略,用于强化“父母真的关心我”的幻觉。
2024-01-09 08:06:56
不原谅也没关系
他们会不自觉地担心自己在暂时“骗得”他人的喜欢后,一旦社交完美主义不可避免地失败,并暴露出自己其实毫无价值时,那本不应得的爱的奖励就会消失。而当这种情况真的出现时,他们会陷入更深的“混杂的被遗弃感”中。
2024-01-09 08:05:16
不原谅也没关系
仅情感忽视本身就会导致儿童自我遗弃,并放弃塑造自我。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与父母有联结的假象,保护自己免于失去这种脆弱的联结。但这通常需要自我放弃很多,例如,放弃自尊、自信、自我关怀、自我利益和自我保护。
2024-01-09 08:04:28
不原谅也没关系
孩子寄希望于通过完善自己来获得他人的接纳。于是,孩子在开始自我反思时,会出现这样的认知:“我真是卑劣、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丑陋不堪;如果我能像电视上的孩子一样完美,也许父母就会爱我了。”
2024-01-09 07:59:38
不原谅也没关系
婴儿需要大量的身体接触和抚育才能茁壮成长。
2024-01-09 07:59:21
不原谅也没关系
生长迟滞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一种在医院引入新的抗菌操作后出现的婴儿死亡的现象。当时,医院因为担心婴儿被细菌感染,所以制定了一个新的卫生标准,禁止护士抱婴儿,但随之而来的是婴儿死亡率的攀升。
2024-01-09 07:58:15
不原谅也没关系
物质和行为成瘾如过度进食、消费、饮酒、使用药物、性行为、工作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转移内心痛苦的错误尝试。
2024-01-09 07:56:51
不原谅也没关系
由父母遗弃导致的情感饥渴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难以满足的物质或行为成瘾。幸存者对早期遗弃经历的“最小化”,之后往往会演变为对物质和行为成瘾问题的“最小化”
2024-01-09 07:55:55
不原谅也没关系
如果你能够在一次次重新陷入自我谴责的旧习惯时有意识地原谅自己,那么你将获得更大的成功
2024-01-09 07:55:34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知道我对自己很苛刻,但要不是我一直对自己这么狠,我肯定比现在还失败。说真的,如果我试图逃避,你可一定要批评我!”一个充斥着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的童年迫使孩子如此彻底地认同批判,仿佛批判就是他全部的自我一样。
2024-01-09 07:53:28
不原谅也没关系
持续的批评会系统地摧毁我们的自尊,并最终内化为有毒的内在批判者,不断地将我们判定为有缺陷的存在。
2024-01-09 07:49:23
不原谅也没关系
当幸存者重新获得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后,他会变得更愿意尝试新事物——那些主流社会认为不好甚至视为禁忌的健康事物。
2024-01-08 08:38:13
不原谅也没关系
遵循内省式发展这条“少有人走的路”的幸存者,会逐渐摆脱对家庭、宗教和社会价值观的强迫性、无意识的忠诚,那是幸存者在易受影响的年龄被灌输的愚忠
2024-01-08 08:37:09
不原谅也没关系
这黑暗中的曙光就是,由于受到的伤害非常严重,我们中的许多人迫使自己有意识地去应对痛苦。那些得到有效疗愈的人,不仅从情绪损伤中明显恢复过来了,还能比一般大众的情绪更敏锐。我的一位来访者称他“比‘正常人’的情绪智力高得多”。
2024-01-08 08:35:46
不原谅也没关系
在疗愈之路上,追求长期发展的幸存者一般会比普通人取得更大的整体性进步。而对于许多未受创伤的人来说,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往往仅止于最高学历(高中或大学)。
2024-01-08 08:34:38
不原谅也没关系
最佳压力是一种平衡、适度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于新神经元及神经元连接的生长是必需的,而这些神经元及神经元连接与大脑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压力太大会催生损害大脑神经元的生化条件,而压力太小会导致神经元的萎缩、死亡,并影响新旧更替。这就是为什么终身学习被广泛认为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4-01-08 08:33:27
不原谅也没关系
经过足够多的练习,疗愈性的闪回不仅会减少,它还会被一种健康的自豪感所取代,这种自豪感源于我们勇敢的自我支持
2024-01-08 08:33:09
不原谅也没关系
恐惧并不意味着丧失了所有能力。我们虽然感到恐惧,但仍然能够有力地采取行动。我们可以拒绝隐忍,勇于表达,争取发言权,说出自己的喜好,并学会说不,从而设立边界。
2024-01-08 08:32:18
不原谅也没关系
恐惧是本能,勇气才是成长
2024-01-08 08:31:53
不原谅也没关系
勇气是通过恐惧来定义的,它意味着即使害怕也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做不让自己恐惧的事并不算真正的勇敢。
2024-01-08 08:31:07
#记/Area/阅读笔记/书单/不原谅也没关系
这项练习能够逐渐减少由于强迫自己“保持隐形”而造成的慢性痛苦。
我们可以把这些情况看作是有疗愈意义的闪回,以此来鼓励自己面对这些成长之痛。然后我们可以选择接受这些闪回,从而挣脱过往经历对我们的束缚,重新夺回被父母剥夺的基本权利,并最终拥有我们应得的东西
2024-01-08 08:26:55
#记/Area/阅读笔记/书单/不原谅也没关系
在退行中我们可能会受到强烈的诱惑,想采用过去那些不太理想的自我安慰方式。基于不同的4F反应类型,这通常表现为暴饮暴食、过度工作、贪睡,以及性发泄等。
2024-01-05 19:23:33
不原谅也没关系
深层次的康复还体现为,你越来越能在足够安全的人际关系中放松。这同时会促使你在值得信赖的关系中更多地展露自己的真实和脆弱。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你可能最终会获得一种亲密、相互支持的关系,彼此甘苦与共。
2024-01-04 22:15:29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们越能做到自我支持,就越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反过来,我们得到他人的支持越多,就越能支持自己。我们进入这个动态之“道”,有时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有时则是因为有幸找到了支持我们的朋友或专业帮助者。
2024-01-04 22:13:55
不原谅也没关系
许多幸存者还会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他人再抚育,我的一位来访者将其描述为“图书社区”。那些图书的作者会在字里行间鼓励幸存者重视和支持自己,从而使他们获得再抚育。
2024-01-04 21:29:22
不原谅也没关系
当幸存者从各个方面持续接纳他的内在小孩后,这个小孩会感到越来越安全,变得愈发有活力,也会更喜欢自我表达。当内在小孩感受到他的“成人自我”一直在为他提供保护时,他会感到足够安全,并开始释放与生俱来的活力、兴致、好奇心和自发性。
2024-01-04 21:19:28
不原谅也没关系
以下是我对自己及来访者使用过的一个“时光机营救行动”版本。我会告诉自己的内在小孩,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我将回到过去,制止我父母的虐待行为。
2024-01-04 21:19:17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最喜欢的自我父育练习之一是“时光机营救行动”。我曾用它帮助过自己和许多来访者。在针对来访者使用时,我会借助它来模拟一个过程,让来访者学习抵御经常伴随情绪闪回而来的强烈无助感。
2024-01-04 21:18:43
不原谅也没关系
自我母育主要聚焦在疗愈忽视所造成的创伤,而自我父育则着重疗愈无力保护自己免受虐待而造成的创伤,这些虐待主要来自父母,也可能来自其他权威人物。
自我父育旨在建立自信,并培养为自己说话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包括学习如何有效地对抗外部或内部的虐待,并维护自身的权利
2024-01-04 21:18:43
不原谅也没关系
自我母育主要聚焦在疗愈忽视所造成的创伤,而自我父育则着重疗愈无力保护自己免受虐待而造成的创伤,这些虐待主要来自父母,也可能来自其他权威人物。
自我父育旨在建立自信,并培养为自己说话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包括学习如何有效地对抗外部或内部的虐待,并维护自身的权利
2024-01-04 21:16:29
不原谅也没关系
想法,仅仅是想法,就能充满威力,它既可以像阳光一样有益,也可以像毒物一样有害
2024-01-04 21:16:02
不原谅也没关系
做自己的母亲,我们要致力于增强自我同情和对自己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要坚决拒绝沉溺于自我憎恨和自我遗弃之中,并认识到自我惩罚只会让情况更坏,要努力强化以下信念:比起自我评判和自我否定,耐心和自我鼓励对疗愈更为有效。
2024-01-04 21:15:11
不原谅也没关系
幸存者常常需要努力压制自己无可厚非但不切实际的渴望——从朋友或伴侣那里获得永久的无条件的爱。但就像童年时期一样,我们最终不得不接受成人之爱的限制。尤其是在恋爱关系中,无条件的爱很少能持续一年以上。当恋爱持续一年左右时,由于情侣之间个人需求的差异,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开始对彼此感到失望。
2024-01-04 21:13:14
不原谅也没关系
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在两岁以前享有不容置疑的无条件的爱。这是正常且健康的自恋,弗洛伊德将其描述为“婴儿陛下”。
2024-01-04 21:10:05
不原谅也没关系
自我母育基于一个基本原则:获得无条件的爱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如果失去了无条件的爱,要从这种失去中康复是很困难的。在童年未能得到足够的爱是我们最大的损失,更遗憾的是,这种损失永远无法完全弥补,因为孩子只有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左右享有无条件的爱,才有助于他们的发展。
2024-01-04 21:09:01
不原谅也没关系
再抚育需要幸存者平衡地做自己的母亲(Self-mothering,即自我母育)和自己的父亲(Self-fathering,即自我父育)。
2024-01-04 21:08:27
不原谅也没关系
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歧、不满和失望是亲密关系中的正常现象。成功伴侣关系的关键特征是,双方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文明地处理愤怒和应对伤害。
2024-01-04 21:06:22
不原谅也没关系
如果父母无情地释放“毒素”,那么即使是父母的只言片语也会触发幸存者强烈的情绪闪回。
2024-01-04 21:05:17
不原谅也没关系
有时他们的父母仅仅通过每周一通电话就能实施这种控制。同时,这些来访者也常常处于虐待性和/或忽视性伴侣关系中,被压制或被遗弃——这种关系和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如出一辙。这是最具破坏性的强迫性重复,它迫使幸存者经历了两种最糟糕的关系。
2024-01-04 21:04:06
不原谅也没关系
有时线上的距离感和相对的匿名性可以减少幸存者对自我表露的恐惧,同时又能加强疗愈型的关系。基于这一原因,似乎有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开始提供电话咨询了。
2024-01-04 21:03:10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认识一些幸存者,他们很幸运地可以从伴侣或朋友身上获得关系型疗愈,而这些伴侣或朋友通常有足够好的父母,或者是自己已经完成了治愈之旅,并得到了显著的康复。
2024-01-04 21:00:40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们与生俱来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抚慰能力是有限的,而越来越多的其他研究显示,与那些让自己感到足够安全的人交流能够增强我们化解痛苦情绪的能力。
2024-01-04 21:00:21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我认为,缺乏自我同情是最糟糕的发展停滞,而恢复自我同情的能力是一切有效治疗的关键。
2024-01-04 20:57:30
不原谅也没关系
在结构化的社交情境中,大家的预期很明确,共同的目标使人们不再关注对话,而聚焦任务的完成情况。然而,在非结构化的社交情境中,如派对或朋友小聚,则更有可能触发社交焦虑。在后面这些场合中,幸存者不得不进行随性的自我表达,他会感觉仿佛闪回到了童年时的灾难场景。
2024-01-04 20:52:58
不原谅也没关系
真正的关系型疗愈可以来自人际关系以外的关系。哺乳类宠物就是特别好的疗愈型关系对象,它们的依恋需求和依恋方式与人类非常相似,因此能够与人类发展出疗愈型关系。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指出,年幼的孩子必须拥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才能茁壮成长,而狗和猫可以成为这种关注的绝佳来源。
2024-01-04 16:10:00
不原谅也没关系
孩子若能得到足够好的抚育,便能轻松识别霸凌和剥削行为,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本就值得被善待,不必适应那些不公平的对待。
2024-01-04 16:02:35
不原谅也没关系
只要父母的行为具有合理的一致性,并且给予的爱和支持较为稳定,孩子就会在成长过程中具备获得强大自尊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2024-01-04 15:43:59
不原谅也没关系
父母在我们表达情绪时做出的排斥性回应会使我们与自己的感受疏离,让我们在害怕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对他人的情绪感到恐惧
2024-01-04 15:42:46
不原谅也没关系
这类攻击表现为父母在孩子表达情绪时的逃避行为。在情感上遗弃孩子的父母会在孩子哭泣时采取隔离惩罚,或习惯性地躲开哭泣的孩子,比如回到自己的房间。
2024-01-04 15:41:34
不原谅也没关系
导致孩子患上CPTSD的父母通常会虚伪地以双重模式来损害孩子的情绪智力。他们会因孩子表达了情绪而虐待孩子,同时又会用自己毒性的情绪表达方式来虐待孩子。他们对孩子表达出的痛苦情绪特别蔑视,这种蔑视会使孩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恰当地表达悲痛的能力陷入发展停滞
2024-01-04 15:39:13
不原谅也没关系
尽管在出现爱意、幸福和宁静这样的感觉时,人很容易喜欢自己,但只有当你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失落、孤独和困惑,无法控制的不公和意外的错误,并因此受到了情绪伤害时还能保持自爱和自尊,才表明你的心理在更深的层面上是健康的。
2024-01-04 15:36:37
不原谅也没关系
压制情绪光谱的某一端,往往也会导致对所有情绪的压制,于是人就会变得麻木。
2024-01-04 15:36:26
不原谅也没关系
人会强迫性地试图避免那些被否定的情绪。这实际上既会伤害自己又会让自己精疲力竭,还会使人更加沉溺其中
2024-01-04 15:35:57
不原谅也没关系
人类的感受往往自相矛盾,并经常在两种相反的极端情感之间摇摆。因此,情绪在各种极端情感之间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是非常正常的。也就是说,人的情绪会在快乐与悲伤、热情与沮丧、爱与恨、信任与怀疑、勇敢与恐惧、宽容与责备等极端情感之间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健康的。
2024-01-03 20:42:02
不原谅也没关系
在心理学中,正念指用一段专注的时间,充分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做任何判断、分析和反应,从而训练自己用更多、更从容的方式来应对它们:我是真的赞成这种想法,还是迫于压力才相信它的?我要如何应对这种感觉——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还是压制它,或者只是继续体会它,直到它有所变化?
正念结合了自我观察与自我同情,可以让你从客观和自我接纳的视角观察自己。它是健康的自我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有时会被描述为观察性自我(Observing Ego)或见证性自我(Witnessing Self)。
正念是对自己内在体验的良性好奇心,是一种内省。培养这种有益的内省,会极大地增强疗愈效果。随着正念的发展,它可以被用来识别和摆脱那些从创伤性家庭中习得的不健康的观念和观点。
觉察内心的自我评估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通过充分练习,正念最终会使你能够准确评估自己,并唤醒你的斗志,去突破童年虐待经历带给你的束缚,并将其替换为自我支持的积极想法。正念还能帮你培养一种洞察力,引导你努力地疗愈自己。
2024-01-03 20:25:53
不原谅也没关系
可悲的是,一直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会迫使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致命缺陷的。他会认为,自己之所以得不到爱,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错误。他在自己身上只能看到错误或缺陷。他所做、所说、所思考、所想象或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将他卷入充满恐惧和毒性羞耻感的抑郁深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超我会逐渐演变为彻底的、尖刻的、导致创伤的内在批判者。
从此,孩子会不停地进行自我批判,极力规避任何错误,以免遭到否定。同时,灾难化的想象成为他的一种强迫行为,因为这有助于他预见后果,从而避免受到惩罚和更严重的遗弃。他的脑海中会持续充斥着灾难性的情节和画面。
幸存者仿佛被一个事事都要求完美的狱卒关进了牢笼。在人生的每个岔路口,他又仿佛被一个满眼都是危险的疯狂司机拉着走。在第九章和第十章我会详细介绍一些缩减批判者的实用工具。
2024-01-03 20:06:36
不原谅也没关系
遭受创伤的孩子为了生存,通常会过度使用这4种反应中的一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4种反应会分别发展成根深蒂固的防御模式,包括自恋型(战反应)、强迫型(逃反应)、解离型(僵反应)或关系依赖型(讨好反应)防御。这些防御模式能帮助孩子从可怕的童年中幸存下来,却也会导致他们应对生活的方式变得受限而狭窄。更糟的是,尽管他们在成年后已无须严重依赖如此“原始”的防御模式,但他们仍然被卡在这些模式中。
2024-01-03 20:06:23
不原谅也没关系
战或逃反应是所有人在面临危险时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对这种本能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战、逃、僵、讨好反应。战反应指人在面临威胁时突然做出攻击性反应。逃反应指人通过逃离来应对威胁,或象征性地开启过度活跃的状态来逃避。僵反应指人在意识到抵抗无用时放弃抵抗,麻木地陷入解离或崩溃状态,仿佛接受了注定会受伤。讨好反应指人在应对威胁时,试图通过讨好或协助来预先阻止和安抚攻击者。这4种反应合称为“4F反应”,它们具有复杂的神经机制,使人以4种不同的方式应对危险。
2024-01-03 20:04:42
不原谅也没关系
如果孩子在学校遭受过霸凌者的攻击和伤害,那么他可能会持续处于过度警觉、恐惧的状态,直到有人采取措施,保证他不会再次受到攻击和伤害,他才能放松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系统。
如果孩子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在受伤、害怕或需要帮助时,他至少能获得父母其中一方的帮助,他就会把这类遭遇告诉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在父母的帮助下,他能够通过口头宣泄、哭泣或发泄愤怒,来哀悼自己暂时丧失的安全感(第十一章将具体讨论哀悼的方式)。此外,如果他的父母能举报霸凌者,并采取行动确保这类事件不再发生,那么这个孩子通常就能从创伤中解脱出来。他会自然地放松下来,回到副交感神经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重获安全感。
如果孩子经历了“单纯”的单次创伤事件,但是尚未出现CPTSD的症状,那么让他的心理状态回到正轨通常比较容易。但如果霸凌事件多次发生,而孩子却没有寻求帮助;或者孩子生活的环境太过危险,致使父母也无力保障他的安全,他就会被“冻结”在创伤中,开始出现一些创伤的症状。这时,只靠父母的安抚可能也不足以让孩子摆脱创伤了。不过,创伤如果不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那么孩子可能只需要短期的治疗就能被治愈——当然,前提是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能被有效地消除。
然而,如果孩子在遭受外界霸凌的同时,还持续遭受着来自家庭内部的躯体虐待或情感遗弃,那么他的创伤就会发展为特别严重的情绪闪回,因为他已经患上了CPTSD。
2024-01-03 19:54:32
不原谅也没关系
CPTSD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它与后者这种较著名的创伤综合征的区别,在于CPTSD最常见、最棘手的五个主要症状:情绪闪回(Emotional Flashbacks)、毒性羞耻感(Toxic Shame)、自我遗弃(Self-abandonment)、恶性内在批判(Vicious Inner Critic,或称内在批判者)和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
2024-01-03 19:45:44
不原谅也没关系
PTSD包括:创伤性神经症(Traumatic Neurosis)。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暴露于单个或一系列极端威胁或恐怖的事件后可能发生的障碍。这些创伤性应激事件通常是长期或反复的,从这些事件中逃脱是极其困难或不可能的(例如奴役、种族灭绝活动、长期的家庭暴力、儿童的反复性虐待或躯体虐待)。必须首先满足PTSD的所有诊断需求,同时存在以下特征:①情绪调节上的异常;②存在一些信念,认为自己是渺小的、失败的、无价值的,对创伤性事件有愧疚感、自责自罪或失败感;③难以与他人保持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
2023-12-01 08:49:25
不原谅也没关系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暴露于单个或一系列极端威胁或恐怖的事件后可能发生的障碍。表现为以下特征:①创伤经历的再体验,即创伤事件以栩栩如生的侵入性记忆、闪回或梦魇等形式在当下再现,通常伴有强烈的、压倒性的情感,多为恐惧或恐怖,以及强烈的躯体感觉;②回避行为,回避对创伤事件的想法或记忆,或回避使人想起创伤事件的活动、情境或人物;③对目前威胁的持续性高水平觉察,如可表现为高度警觉,或在遇到刺激(如突发的响声)时出现强烈的惊跳反应。这些症状至少持续数周,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